2004年,安裝了一個水動力道閘沉降裝置,用于處理位于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市供水管理大樓的屋頂和停車場的雨水徑流。美國地質調查局與威斯康星自然資源部、麥迪遜市、瓦克沙州許可證集團各城市、水電國際、地球科技公司、國家衛生基金會國際以及美國環境保護局合作,從2005年11月至2006年9月對該遙控器裝置進行了監測作為美國環境保護局環境技術核查計劃的一部分,對其進行評估。采用23次監測裝置進出口流量和水質的徑流事件,計算裝置污染物減少百分比。
入口處測量的懸浮泥沙(SS)、“調整”總懸浮固體(TSS)、總磷(TP)、溶解磷(DP)、總可回收鋅(TZn)和總可回收銅(TCu)的幾何平均濃度為107 mg/L(毫克/升)、92 mg/L、0.17 mg/L、0.05 mg/L、38μg/L(微克/升)和12μg/L,這些濃度分別在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其他停車場電子桿雨水徑流中觀察到的值范圍內。采用效率比和載荷總和法計算了沉降裝置的效率。利用效率比法,該裝置將SS和DP的濃度分別降低19%和15%。利用效率比法,裝置分別將“調整”的TSS和TZn濃度分別提高5和19。本次評估中23次徑流事件中有3次發生旁路,并利用遙控器旁路流量和水質濃度來確定旁路系統的效率。
系統SS、“調整”TSS和DP的濃度分別降低18、5和18;但TZn增加5%。一些TSS濃度被“調整”以添加樣品處理過程中殘留在篩子上的顆粒。沉降裝置的溶膠法使SS、調整后的TSS和DP的負荷分別降低38%、9和19%,TZn增加13%。升降桿旁路系統中,SS“調整”TSS和DP的負荷分別降低39、12、22,但TZn增加4%。溶膠法對SS和“調整”TSS的百分比降低,是效率比法的兩倍。從土壤溶膠計算中剔除2006年8月23日和24日兩次大徑流事件,SS的減少降至16,并將“調整”TSS增加4%。兩次大徑流事件是異,F象,即鄰近循環設施溢流使徑流體積和溶解固體濃度大大增加。采用溶膠法測定了沉降裝置和旁路系統六種不同粒徑下SS減載率。直徑小于125微米(μm)的顆;旧蠜]有負載降低,直徑大于250μm的顆粒減少了約90%。直徑大于250μm的顆粒的去除效率更大,其進一步的支撐是,在集水坑中滯留的顆粒尺寸超過80%的顆粒直徑大于250μm。這些結果支持遙控器制造商提出的要求,即對于直徑大于250μm的顆粒,實現大百分比的負荷降低。
